特殊教育学校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开展策略
□刘 会
字数:1630
2022-11-13
版名:教育理论
新课改强调教师需要注重对学生的全方位教育,仅开展知识与技能教育是不够的。而对于本就存在独特性的特殊教育学校,更应重视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观念,提供心理辅导,防治心理问题,使得学生拥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实现身心协调发展。
特殊教育学校
开展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
1.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观念
特殊教育学校的学生在一些方面存在一定缺陷,所以普遍存在自卑、内心相对脆弱的心理,加之家长和学校过度保护,他们往往没有多少机会和社会接触,所以步入社会后,和复杂的社会环境以及人员接触,极易出现道德偏差。所以,德育工作的开展,可促使学生更好地树立三观,为健康成长做铺垫。
2.有效开展心理疏导
特殊学校的学生,时常会受到周围人的特殊对待,很多人向其投来异样的眼光,所以他们也会觉得自己与别人不同,继而形成自卑心理,有很多更是有自闭心理,只喜欢自己待着,不愿与人接触,更不会和别人袒露内心的想法。此时,心理教育是非常关键的,不仅可改善此类学生的心理问题,还可让其敞开心扉,愿意和别人接触,并提升自信心。同时,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时,也可让他们感受来自教师的关爱,提升心灵归属感,为未来的健康成长提供有效助力。
特殊教育学校开展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
1.创设良好环境,积极建设校园文化
每个人的成长环境都有所差异,而不同的环境对人产生的影响也是不同的,所以在德育和心理教育开展过程中,特殊教育学校应创设良好的环境,为工作开展奠定基础。一方面,注重制度环境的建设,学校可结合学生的情况建立适宜的行为规则,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另一方面,注重校园环境的建设,应将校园中的宣传橱窗、班级走廊等设施充分利用起来,让学生时刻都能感受到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此外,注重文化精神环境的建设,也就是校园文化的建设,引领学生在良好的文化氛围中,形成互帮互助的优良品质。
2.尊重个体差异,实施差异化教育
尽管特殊教育学校中的学生都存在一定缺陷,但各自的缺陷不同,受成长环境、个性特征方面的影响,使其呈现出的特殊性也存在差别,所以开展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时,若是对待所有学生采取统一的教育方式,达到的效果必然是不显著的,必须要注重学生间的差异性,开展多层次教育,才可达成预期的教育目标。例如,针对存在智力障碍的学生,需要多加关注其辨别是非的能力,使他们在面对不同事物时能够做到明辨是非;针对聋哑等有身体残疾的学生,应将他们容易形成自卑心理的特征考虑在内,注重提升自信的教育,帮助他们消除自卑心理,继而能够自信成长。
3.开展家校共育,提升家长教育水平
特殊学生往往入学时间要比正常学生晚,其在家庭生活的时间更长,家长的言行所带来的影响更为显著。特殊教育学校必须要意识到: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离不开家长的配合,只有家校共育,才可打造校内外的优质育人环境,为学生的成长提供有力保障。因此,特殊教育学校必须积极和家长进行联系和沟通,可通过家长会、微信群等方式,让家长对学生在校状况清晰了解,并分享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相关知识,让家长在家里多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和学校教育实现互补,更好地为特殊学生的成长保驾护航。
4.组织多样化的教育活动,提升教育成效
针对特殊教育学生,开展多样化的教育活动是非常重要的,而德育和心理教育的开展,同样离不开活动的设计。对于心理健康教育,可通过多样化活动的开展实现目标。例如,开展心理沟通活动,让师生进行沟通畅聊;开展独立成长活动,培养学生的独立自主性;开展感恩活动,引导学生学会感恩、回馈社会。总之,在多样化活动的开展下,学生的素质能够不断提升,健康心理也可逐步养成,这对特殊学生的成长非常有利。
综上所述,特殊教育学校的教育对象是存在身体缺陷或智力缺陷的学生,所以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是必不可少的。但是,这是一项极具意义且需持续开展的工作,教育工作者需要不断探索新的教育途径与方式,提升自身道德水平,对每一位学生负责,确保特殊教育工作有效开展。
(作者单位:山东省枣庄市特殊教育学校)
特殊教育学校
开展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
1.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观念
特殊教育学校的学生在一些方面存在一定缺陷,所以普遍存在自卑、内心相对脆弱的心理,加之家长和学校过度保护,他们往往没有多少机会和社会接触,所以步入社会后,和复杂的社会环境以及人员接触,极易出现道德偏差。所以,德育工作的开展,可促使学生更好地树立三观,为健康成长做铺垫。
2.有效开展心理疏导
特殊学校的学生,时常会受到周围人的特殊对待,很多人向其投来异样的眼光,所以他们也会觉得自己与别人不同,继而形成自卑心理,有很多更是有自闭心理,只喜欢自己待着,不愿与人接触,更不会和别人袒露内心的想法。此时,心理教育是非常关键的,不仅可改善此类学生的心理问题,还可让其敞开心扉,愿意和别人接触,并提升自信心。同时,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时,也可让他们感受来自教师的关爱,提升心灵归属感,为未来的健康成长提供有效助力。
特殊教育学校开展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
1.创设良好环境,积极建设校园文化
每个人的成长环境都有所差异,而不同的环境对人产生的影响也是不同的,所以在德育和心理教育开展过程中,特殊教育学校应创设良好的环境,为工作开展奠定基础。一方面,注重制度环境的建设,学校可结合学生的情况建立适宜的行为规则,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另一方面,注重校园环境的建设,应将校园中的宣传橱窗、班级走廊等设施充分利用起来,让学生时刻都能感受到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此外,注重文化精神环境的建设,也就是校园文化的建设,引领学生在良好的文化氛围中,形成互帮互助的优良品质。
2.尊重个体差异,实施差异化教育
尽管特殊教育学校中的学生都存在一定缺陷,但各自的缺陷不同,受成长环境、个性特征方面的影响,使其呈现出的特殊性也存在差别,所以开展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时,若是对待所有学生采取统一的教育方式,达到的效果必然是不显著的,必须要注重学生间的差异性,开展多层次教育,才可达成预期的教育目标。例如,针对存在智力障碍的学生,需要多加关注其辨别是非的能力,使他们在面对不同事物时能够做到明辨是非;针对聋哑等有身体残疾的学生,应将他们容易形成自卑心理的特征考虑在内,注重提升自信的教育,帮助他们消除自卑心理,继而能够自信成长。
3.开展家校共育,提升家长教育水平
特殊学生往往入学时间要比正常学生晚,其在家庭生活的时间更长,家长的言行所带来的影响更为显著。特殊教育学校必须要意识到: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离不开家长的配合,只有家校共育,才可打造校内外的优质育人环境,为学生的成长提供有力保障。因此,特殊教育学校必须积极和家长进行联系和沟通,可通过家长会、微信群等方式,让家长对学生在校状况清晰了解,并分享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相关知识,让家长在家里多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和学校教育实现互补,更好地为特殊学生的成长保驾护航。
4.组织多样化的教育活动,提升教育成效
针对特殊教育学生,开展多样化的教育活动是非常重要的,而德育和心理教育的开展,同样离不开活动的设计。对于心理健康教育,可通过多样化活动的开展实现目标。例如,开展心理沟通活动,让师生进行沟通畅聊;开展独立成长活动,培养学生的独立自主性;开展感恩活动,引导学生学会感恩、回馈社会。总之,在多样化活动的开展下,学生的素质能够不断提升,健康心理也可逐步养成,这对特殊学生的成长非常有利。
综上所述,特殊教育学校的教育对象是存在身体缺陷或智力缺陷的学生,所以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是必不可少的。但是,这是一项极具意义且需持续开展的工作,教育工作者需要不断探索新的教育途径与方式,提升自身道德水平,对每一位学生负责,确保特殊教育工作有效开展。
(作者单位:山东省枣庄市特殊教育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