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学科类培训 “隐形变异”难题需多管齐下

□许朝军

字数:1220 2022-11-09 版名:声音
  10月28日提请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的《国务院关于有效减轻过重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促进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全面健康发展情况的报告》显示,学科类培训隐形变异难题还需破解。有的机构以“高端家政”“众筹私教”“住家教师”等名义违规开班,隐蔽性强,存在发现难、取证难、查处难的问题。有的机构表面关门闭店,实则转移到居民楼、酒店、咖啡厅等隐秘地点违规开展培训。还有机构提供线下“一对一”家教服务,或通过通讯软件开展线上培训。
  学科类培训隐形变异大行其道,深层原因并不复杂。一方面是举办者我行我素,为牟利而罔顾法纪。一方面是现实中市场需求的驱使。如果现实中根本就没有家长和学生理会这种违法违规学科类培训,再深层次的隐形变异培训也就没有滋生的空间。与此同时,这也从一个侧面折射出自上而下、专题运动式执法打击治理方式的局限性和短板。对那些隐匿在家属楼、线上等隐秘地点的培训,以及“一对一”的小众化培训,难道真的就没有人发现吗?如果能形成打击治理学科类培训的“天罗地网”和来自社会各界尤其是师生、家长的广泛监督,再隐匿的培训也会现形。
  面对学科类培训隐形变异的治理难题,最科学的态度是对症下药,转变思维,多管齐下解决难题。我们不能再单纯地用自上而下的打击治理模式,也不能单单靠某个职能部门查处究责一种办法,更不能被动治理,而应该转变思维,全方位、多层次地进行精准科学而又灵活多样的综合治理。
  结合现实中学科类培训隐形变异但存在市场需求的特点,我们急需将治理干预前置,对师生、家长加大“双减”专题宣传教育并力求到位。“双减”不仅仅是一项重要的教育改革,更是对育人方式和评价机制的改革与完善,其根本目的是为了中小学生全面健康成长。所以要针对师生、家长开展专题宣传教育和科学引导干预,让家长明白我们到底应该实施什么样的教育?该如何评价孩子成长与成才?如何转变教育观念端正教育思想?让教师、家长和学生明白“鸡娃心态”“起跑线竞争”“拿欢乐换痛苦式成长”对孩子成长的危害,让他们自觉拒绝非正规、超纲超范围、加重成长负担、影响身心健康成长的非法学科类培训。然后建立完善监督举报渠道,让每个家长、孩子都能科学、理性地选择孩子的成长之路,并能对非法校外培训行为进行监督。只要师生、家长都能对非法学科类培训说“不”,再隐形变异的校外培训也就没有生存之地了。
  此外,针对学科类校外培训隐形变异的难题,我们急需改进执法思维,进行综合执法改革。要对违法举办、组织、开展培训的对象进行依法治理、惩戒,对违法违规事实清楚的,不仅要依法采取取缔、处罚等举措,还可结合违规经营情节等,纳入非法经营诚信记录等。同时,在完善全社会参与监督非法学科类培训的氛围基础上,应建立部门联动查处机制,明确物业、消防、公安、市场监管以及基层组织的治理职责,健全信息联动共享查处责任机制,形成一个动态的闭环监督网络,凡出现非法学科类培训行为即可纳入监管监督执法查处通道,这样再隐形变异的学科类培训也就没有藏身之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