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概念教学的应然走向

—— 读《大概念教学:素养导向的单元整体设计》

字数:1207 2022-11-09 版名:悦读

   □程先国
  随着2020年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的出炉,继高中课标引入学科核心素养后,义务教育课标也正式进入了核心素养时代。因此,学科教学需要经历新一轮的改革,要从教知识转向教素养。
  素养导向的教学改革,给我们的最直观的感受就是催生了一大波新概念,如核心素养、学科核心素养、深度学习、真实性学习、高阶能力、项目化学习、真实问题情境、合作学习、跨学科统整、STEM教育、单元整体教学、批判性思维、创新能力……目前最热的词就是“大概念教学”。作为一线老师的个体,绝大多数觉得有些眩晕感。
  但不必眩晕!库恩在其著作《科学革命的结构》中告诉我们:概念变化是理论变化的核心,科学革命其实就是科学家观察世界的概念网络的更新,这意味着范式转换前后科学家以完全不一样的方式来看待世界。
  然而,仅有感性的不眩晕还不够,还应对“大概念教学”的走向做一些概念的厘清,助力理性的不眩晕。在寻觅与求索中,阅读刘徽的《大概念教学:素养导向的单元整体设计》,廓清了笔者的一些理性认知。
  我们的教育是为党育人、为国育才,要让我们的学生成长为德才兼备的栋梁,要让学生不仅有知识,而且要具备运用知识去创造性地解决现实世界中的问题的素养。因此,核心素养的存在与强调,也就在教学改革的情理之中了。
  而核心素养是对信息时代的人才结构的描述,目前多个国家和机构都给出了核心素养或关键能力框架,颇让人有眼花缭乱之感。但稍对核心素养进行整理,就会发现它包括两大素养群,即专家思维和复杂交往。用通俗的语言来讲,一个有关智商,一个有关情商。在现实世界中解决问题这两者缺一不可,虽然不是说每个人的这两大素养群要齐头并进,但都要像天平一样取得某种平衡。
  “不要教教材,而要用教材教”,这句话我们耳熟能详,但实际上很多人不太理解。“教教材”是指只教书上的专家结论,“用教材教”指的是通过专家结论来建立学生的专家思维,就是我们俗称的“像科学家一样思考”“像文学家一样思考”……专家思维更具生活价值,而没有专家思维支撑的专家结论,其生活价值微乎其微。
  核心素养的核心是真实性,指向解决现实世界的问题,而专家思维和复杂交往是真实性的两大支柱。素养导向的教学改革,要从教授专家结论转向培养专家思维。因为,学生只在某个学科或者某个单元内才显示学会了的知识,是不会运用的死知识。这样的知识既难在单元与单元间迁移,也难在学科与学科之间迁移,更难在学校教育与现实世界之间迁移。
  至此,“大概念”这一概念就登场了——“大概念是反映专家思维方式的概念、观念或论题,它具有生活价值。换言之,大概念标志着专家思维的形成,而以往我们所教的小概念常常只反映了专家结论。”以冰山理论观之,小概念是浮在水面上的看得到的专家结论,而大概念则反映了水面下看不到的专家思维。比起专家结论,专家思维更具可迁移性。大概念教学,就是在学校教育与现实世界、现在与未来之间,搭建起一座牢固的桥梁。
  于此,从教授专家结论转向培养专家思维,这正是大概念教学的应然走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