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美术教学方法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李艳妮

字数:1391 2022-11-06 版名:教育理论
  传统的美术教学中,教师的教学方法单一,缺乏生机和多样性,导致学生的积极性无法调动,影响了课堂教学的质量。随着新课改的深入推进,美术教师需要更新观念,从培养学生美术学科核心素养的角度出发,优化教学方法,创新教学策略。
  引入视频动画
  培养学生的图像识读素养

  图像识读不能成为教师把单一确定的相关知识灌输给学生的过程。教师应及时转变教学观念,积极创设情境,挖掘教学内容中趣味性、生活性并且符合学生心理的内容,吸引学生参与到美术欣赏的过程中来。而运用视频动画,给美术教师上好图像识读课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和可能。如在教学《数字变变变》一课时,我将数字视频动画片的片段引入教学中,有声、有色,图音并茂。随着音效和图像的不断变化,数字变化成不同的图案,这样直观形象的动画效果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融入游戏教学
  培养学生的美术表现素养

  游戏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满足他们爱玩、好动的心理需求,进而使课堂妙趣横生,生机勃勃。如在《蚂蚁搬家》一课中,为了让学生便于理解蚂蚁搬家的各种动作,我设计了表演游戏,让学生扮演小蚂蚁,表演背、抬、拉、推、滚等各种动作。只有将枯燥的理论知识演化成生动的小故事,让教学环节过渡得毫无雕饰做作之感,使学生在有意与无意间学到知识。
  激发情感共鸣
  培养学生的审美判断素养

  审美判断不仅是视觉的体验,更是情感的体验。学生只有有了体验和情感的参与,才能真正培养其审美能力。所以我们在培养学生的审美判断时,可以调动学生的感官激发学生情感。如在《开展疫情防控》教学中,让学生观看人类健康和环境遭到新冠病毒危害的图片,成功地渲染疫情形势的严峻气氛,激发学生对作品产生情感共鸣。在教学中,融入审美判断,探索有利于培养学生审美判断能力的教学手段,才能在教学中发挥出美术教学的真正作用。
  学科知识融合
  培养学生的文化理解素养

  美术新课程标准强调,要以学科融合的教学方式进行课堂教学改革,以突破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小学美术欣赏教学中,可以将其他学科的相关知识融入作品欣赏,用以突破教学的重难点。如将语文学科中的优美诗词与美术教学中的形象、色彩等进行有机融合,能帮助学生理解美术作品的意境,在丰富学生想象力的同时,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艺术文化理解能力。如在《青花瓷》一课的教学中,我引用清代龚轼的《陶歌》“白釉青花一火成,花从釉里透分明……”这首古诗,将美术欣赏教学与语文学科优美的古诗有机融合,在教学中注重学生对艺术文化理解的兴趣,促使其能够积极、主动地寻找和感受美术文化内涵及其独特的艺术魅力。
  巧用美术媒材
  培养学生的创意实践素养

  在美术教学中,应挖掘美术新媒材,以新媒材激发学生实践兴趣,拓展教学新思路。学生天生具有好奇心,喜欢新颖、新鲜的事物。我根据美术教材的内容与学生年龄特点,在美术的学习用具媒材方面大胆尝试让学生使用空白纸盘、油性马克笔、丙烯颜料、超轻黏土等进行图案设计、美化和装饰。学生面对着全新的美术媒材,个个都显得兴奋异常,跃跃欲试。在《手绘纸盘》教学中,为了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我启发学生进行联想,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媒材制作出了不同的动物图案、风景、人物等创意纸盘作品。
  总之,在新课程的背景下,应及时响应课程改革的要求,将单一传授美术教学技能的模式转向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通过多种途径,因材施教开展特色课程,提升学生的美术学科核心素养,进而更好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作者单位:陕西省合阳县城关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