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一贯制学校整体推进大单元教学的实践探索

□张 琪

字数:2269 2022-11-06 版名:理论
  伴随着中国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出,对基础教育而言,站在更高维度培育新时代公民成为迫切需要,大单元教学在这一背景下,以大视野、大任务、大情境、大主题的统整性应运而生,似星火燎原,席卷而来。理念层面广大教育工作者接受度极高,但在操作层面,却有畏难情绪:一是打破了以往教学的舒适区,教师们普遍适应了每节课都有教参、教案、具体目标,甚至有课例可借鉴的传统课堂教学方式;二是对大单元的“大”范围界定不清晰,是分成小学低段、小学高段,还是整个小学段,甚至是义务段,心里没底;三是大单元教学显然对教师提出更高要求,要付出几近于推倒重来的努力,占用更多时间打磨备课,没有现成标准可供参考,只能在摸索中前行,容易产生挫败感;四是对学生评价和显性成绩没有信心,担心风险过高,成效不能直接显现。
  西安铁一中曲江第一学校把大单元教学作为学校鲜明的教学特色全面推进,经过一年多的尝试,初步确定了学校大单元教学整体推进的五个有效路径,并进行了一些探索。
   【研读课程标准】
  2022年4月,新修订的《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颁布实施,学校开展从个人到备课组、教研组的课标研讨,再到校级层面邀请西安市教科院进行专项集中培训,让每一位教师都能牢牢把握课程标准的航向。通过课程标准的共同研读学习,老师们明确了这次课程标准的核心:针对义务教育特点,聚焦课程育人本质,找到了本次课程标准与前一版课程标准的主要变化:坚持全面发展,育人为本;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聚焦核心素养,面向未来;加强课程综合,注重关联;变革育人方式,突出实践。可以说,课程标准的研读,为教师们更加主动地实践大单元教学吃了一颗定心丸。
   【指向核心素养】
  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所长崔允漷教授说:新课标的灵魂是核心素养。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即“成为全面发展的人”,是学生通过课程学习逐步形成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是课程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各学科虽然略有差异,但“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这三点核心素养一致。在大单元教学之前,理解了核心素养特别是学科核心素养就是理解了总体的课程目标。
  【明晰学科性质】
  开展大单元教学最为重要的载体就是学科教学,而不同学科有不同的学科性质,学科性质是什么?是本学科区别于其他学科的自己独有的属性。当学科教师明晰了自身的学科性质,也就更加明确了本学科的基本特点和育人价值。
  【基于真实情境】
  怎样才能实现在真实情境中实现大单元教学?“让问题真实发生”“不要为了情境而情境”这两个原则是教师们在商讨如何进行大单元教学头脑风暴中共同确定并始终坚持的。在一年多的实践中,教师们结合陕西地域特征、历史文化变迁,紧密连接生活实际,联系时政热点,摸清学生认知现状,群策群力,打造出不少可圈可点的大单元特色课。比如历史组在《长安十二时辰》热播后,设定了对唐朝文化整体探究的大情境,将《明星大侦探》的任务翻牌作为情境,学生根据课堂表现可优先选择喵星牌,牌后任务单包含不同的唐代历史背景知识,课堂抽盲盒的惊喜感让学生兴趣盎然;学习“乘坐交通工具”的各种介词,英语组将其跟西安樱花热点打卡地青龙寺关联,设置了“从铁一各校区到青龙寺赏樱花你选择什么交通工具,用时多少”的情境,并用“高德地图”导航,让学生学会在实际生活中解决乘车路径问题,广泛调动学生参与度;生物组研究消化系统,恰逢航天员在“天宫课堂”授课,于是“我为航天员设计营养餐”就成为这一单元的真实情境,既拓展了学生对航天员外太空生活的营养餐知识,让每一个学生都自主当了一次航天员的营养专属设计师,又激发了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地理组选择了“请你帮忙来为指定区域布局经济发展策略”,将区域地理和经济发展相结合,让学生认识我国幅员辽阔、差异显著,把握区域地理经济特色发展的脉络,激发学生为相对欠发达的西部家乡贡献青春力量;小学部语文组将识荷叶、闻荷香等跨学期内容整合,还将劳动教育、传统文化节日教育融合起来,学生收获多多、幸福满满……这些基于真实情境的大单元教学似点点繁星,在教师的群体智慧中不断优化升级,挂满学校的天空。
  【构架合作探究】
  如果说前面四个内容是教师们教学教研的生长点、着力点,那么怎样解决学生有兴趣学、主动学、合作探究学的问题,就是打通大单元教学让核心素养落地的最后一公里。在“名校+”五人合作小组的先行试导下,我们采取了构架四人小组的“学伴互助”合学模式。相对而言,四人小组的优势更为明显:小组人员数量更少,每个人都能充分发表观点;人数为双数,组队讨论更为方便,座位紧密度更高,更容易形成聚合力。坦率说,这一次学生合作学习的落地经历了更为艰难的过程,教师们普遍认为学生围坐、对坐注意力分散,不利于课堂教学,不利于秩序管理,教学进度受影响,教师们顾虑课堂讨论合作一开展就成了“心似平原走马,易放难收”,这些问题也确实客观存在,怎么办?我们的选择是先做起来,在做的过程中寻找答案。在一年多的实践中,我们进行分组定期优化调整,找到了“探究任务明确,合作指令清晰”的教师指导讨论要领,找到了“兼顾组内每个成员,补充答案逐渐完善”的小组分享汇报方式,找到了“不怕暴露错误和冲突,力求提升表达和思维”的本真课堂公开课,实践证明合作探究的“学伴互助”型四人小组合学是更适合、更优化、更贴近学生最近发展区的学习新范式。
  如何更好地推进大单元教学,我们才走了万里长征的第一步,未来还有无数崇山峻岭在等待我们攀登,但在这第一步中,我们初步实现了“教师解构、学生建构”的双向奔赴,教师乐教乐研、学生乐趣乐学、师生互促成长,我们有信心在不远的将来看到更美的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