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下作业设计的思考与尝试

□白青梅

字数:1240 2022-10-30 版名:教育理论
  为学生减负,关键问题在作业,只有把作业的问题解决了,学生的负担才能减轻。那么,关于作业设计,教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明确布置作业的目的
  作业的目的,一是检验学生对知识的了解或者掌握情况。单靠课堂上的提问有些片面,不能面面俱到,只有通过作业才能看出哪些是学生的共性问题,哪些是学生的个性问题,哪些是教师的教学方法问题。二是巩固强化的作用,对新知识的掌握每个学生都有回生现象,做作业可以使学生加深对课堂知识的理解,也可以让学生对知识掌握得更熟练、更深刻。三是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让学生主动去探究、去发现、去总结,以此达到真正的自我提升,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作业设计是关键
  一是作业的设计不能枯燥无味,要贴近学生生活,使学生在感受、理解、实践中完成,切实让学生感受学习的快乐。例如针对低年级的学生,可以布置朗读作业,要求学生朗读指定的课文篇目,并由教师在听学生语音作业的基础上进行指导和示范,明确问题所在;针对高年级学生,可以布置话题讨论式作业,要求学生发表出自己对课堂内容的看法和观点,同时达到思维训练的要求。二是教师设计作业时要把握学生“学”的需求,不能单一地为自己的“教”服务,应该如中医一样,为不同的学生开“处方”作业单,让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收获。三是设计作业时要体现多样性和开放性。传统的作业简单重复,学生在完成中可能会感到疲惫,导致高阶思维无法得到锻炼。相比之下,探究性作业会更加重视实践性原则,要求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解决问题,在完成作业时,学生能够更加深入地思考、分析、判断,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布置探究式作业时,可以将具体要完成的任务发给学生,由学生自己或者分组完成,锻炼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分层设计作业
  分层作业设计在于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拥有学习和锻炼的机会,所以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导致学习基础好的学生得不到提升、学习基础较差的学生难以适应。有的学生对知识的接受能力强,有的接受能力弱,因此在设计作业时要有坡度、有阶梯性。例如,可先设计一些富有变化和发展的练习,根据学生具体情况分别布置,这样就可面向全体,各有所得,让学优生能永不满足地探索研究,让后进生也能感受成功的快乐,使全班学生的智力和非智力因素都得到和谐发展,收到较好的效果。
  构建教学、作业、评价一体化模式
  小学语文教学中,除了作业之外,日常的教学以及评价也和学生息息相关,但日常作业与评价之间的相互脱节,导致学生的作业负担加重,学习压力不断增加,主要表现为学校方面会更加关注学生的日常作业以及评价内容的要求。为了进一步提高作业的质量,对作业进行管控,达到教学、作业、评价一体化模式,这就需要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的水平,了解课堂教学、作业设计和评价系统的重要意义,以及在实施过程中的复杂性。只有多措并举,才能营造更好的教学氛围,保证学生不断获得进步。
  总之,作业设计看似一件简单的事情,但要想真正地做好,还需我们在实践中不断探究和学习,让“双减”真正落实到实处。
  (作者单位:陕西省大荔县官池镇石槽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