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物理学史培养学生核心素养

□张 伟

字数:1395 2022-10-30 版名:教育理论
  在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要充分利用物理学史知识,在通过物理学史开阔学生视野的同时,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让学生感受到物理学家的探索精神,这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重要的教学资源。作为一名物理教师,我认为对物理知识的教学应从物理学史入手,让学生在历史情境中体验科学家们的敬业精神。在此,笔者根据多年的高中物理课堂教学实践,以人教版“热力学第一定律能量守恒定律”一课为例,谈谈物理教学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
  一、通过教学热力学第一定律和能量守恒的发现过程,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科学态度
  在热学发展史上,对于热的本质有两种不同观点,一种观点认为热是一种特殊物质,另一种观点认为热是分子运动表现出来的现象,后来发展为分子动理论。热学早期发展的一条主线就是两种观点的争论过程,从18世纪末到19世纪中叶,科学家们终于经过严谨的理论分析和实验探索,并明确否决了热质说,建立了严密的热学理论体系,拓展了对热质说的否定过程。
   二、整合电磁学、生物学等不同领域的守恒思想形成过程,让学生真正理解什么是能量守恒
  在力学方面,从伽利略研究斜面实验和单摆实验,惠更斯研究碰撞实验和斯蒂芬研究杠杆原理等多个方面,都涉及能量守恒问题。在化学和生物学方面,拉瓦锡和拉普拉斯测量了化学反应、燃烧和动物呼吸所散发的热量,通过实验对比,发现了动物热的来源和呼吸的本质也为能量守恒提供佐证。在电磁学方面,法拉第在总结出电磁感应定律的同时,也相继研究了电化学和光的磁效应等问题,并提出各种自然现象和规律的统一和转化是因为“自然力”的“不灭性”决定的。到了1821年,塞贝克发现了“温差电”现象,也为能量守恒提供了重要佐证。另外,为能量守恒定律明确叙述的最重要的三位科学家分别是迈尔、亥姆霍兹和焦耳,其中迈尔受不同地域的人静脉血颜色不同的启发,意识到化学能和机械能一样可以转换为热能,在科学史中,他是第一个将热力学观点用于研究有机世界现象的科学家,他还用能量守恒定律解释了潮汐的涨落,他的研究在当时过于超前,以至于被一些物理学家反对,甚至身心受到很大伤害。亥姆霍兹从多方面论证了能量守恒定律,尤其是他在思想上接受康德哲学中的“大一统”思想,直接影响他在自然科学领域的研究。焦耳通过研究历史上“永动机”的设计思路,分析出永动机永远不可能实现,继而说明能量守恒。
  高中学生由于受到知识和生活阅历的限制,要做到让学生完全理解是有难度的。所以在物理教学中,我设计了一系列可行的、易于学生接受的课堂活动,让学生通俗易懂地理解能量守恒是自然界中最基本、最普遍的规律,让学生明白能量守恒要以热学、力学、热力学、电学的相关实验为重要依据,以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分析为重要判定依据。
  三、通过热力学第一定律和能量守恒定律的关系问题,启发学生思考为什么热力学第一定律是能量守恒定律
  在科学史上,科学家们经过多个世纪的不断探索,总结了力学、热学、电磁学、化学等诸多领域的研究成果,尤其经过了力学、电磁学、热学的多项实验证实,推导出来的一条适合整个自然界的普遍规律,其数学形式为:dQ=dU+dW,并由德国科学家克劳修斯提出。恩格斯首先提出了能量转换与守恒定律,热力学的第一定律就是能量守恒定律在热学中的表现形式,但热力学第一定律是宏观规律,对少量分子组成的系统不成立,而能量守恒定律对宏观和微观方面均普遍适用,即对分子、原子间的相互作用也适用。
  (作者单位:陕西省渭南市华州区咸林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