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有言,致敬创造奇迹的人们

——评《那山那海》

字数:906 2022-10-26 版名:悦读

  □王 珉
  二十大报告里,对青年的殷切希望是“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这其中的“有、敢、能、肯”,正是《那山那海》中三兄弟精神上的主动姿态。诚如片名,取景地福建省宁德市霞浦县溪南镇,这里具有古香古色的村落和广袤无垠的海上之意象,寓意时代大山大潮之奔涌,“滴水穿石”的闽东精神以及“弱鸟先飞”的乡村振兴精神。
  最近,由福建省委宣传部等联合摄制的《那山那海》,在央视一套综合频道黄金档播出。片头的崇山峻岭,准确刻画出当年读书人进京赶考赶出观风寨山路的路况,虽然险峻,但村民却一边走一边用木棍探路,下山找到了活路找到了出路。剧中的三兄弟可以说是代表社会结构中两股最强大的内生力量:改变命运,为了不再受制于农村贫困;改变命运,为了学习知识追上时代发展潮流。
  因此,校园与家园,最能体现出一个时代中国人奋斗的故事和精神状态。雷家三兄弟,勤劳聪明的老二恒水,下山打工邂逅了大海,他到海湾乡得到林月仙的帮助,干起海岛物资和养殖工作,窥见大海中蕴藏着推动家乡巨大变革的模式原型,最终助推闽东成为中国最大的大黄鱼养殖基地。
  踏实肯干的大哥铨水,虽然留守家乡,腿部二次受伤落下残疾,却克服种种困难,凭一己之力愚公移山地修路,带领村民们种果树、卖山货,销路越来越广,使得观风寨脱贫致富。
  三弟德水以考出大山为梦想发奋努力,从最初雷母让铨水拿米换钱交德水的课本费,到德水对参加高考产生怀疑后又用功读书,最终德水在两位哥哥的支持下考出大山,并回乡投身扶贫事业,为家乡经济建设和教育事业贡献毕生的才华。
  所有大山大海的澎湃激昂,其实都源于我国农村发展的各阶段出现的新思想、新观念。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为什么《那山那海》三兄弟能成功带领海湾乡建设成为经济繁荣、环境优美的社会主义新农村?说到底是尊重了村民的基本价值,激发村民的创造力干出来的,是在原先没有任何路的地方,踩出了一条新的道路。
  致敬乡村振兴,更要致敬全国各民族同胞的共同努力,将精准扶贫、共同富裕的不可能变为可能,致敬奋斗推动历史性变革、创造奇迹的每一位中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