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促“四增”,把家常课磨成好课

□吴夕龙

理论
  落实“双减”政策,主体在教师,关键在课堂。我们顺势而为,聚焦课堂,通过“四增”,把家常课磨成好课。
  集体备课增“量”。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和基础。狠抓备课组建设,实行集体备课,共同说课、研教,把备课的个人行为变成既分工又合作的集体行为。学期初安排课表时超前考虑,将每周星期二至星期五下午一、二两节课分别确定为全校语、数、英、技能学科教师集体备课时间。各备课组制订学期集体备课计划,明确每次集中备课的主要内容和中心发言人,做到先布置内容,中心发言人发言,大家相互磋商,共同研究探讨。中心发言人事前认真钻研,拟写备课思路,避免仓促上阵,泛泛而谈的现象,活动后各人将集体讨论内容加以消化和整理,及时完善个人备课。
   课堂教学增“效”。通过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以“让学引思”为引领,践行“问题导学、限时讲授、鼓励表达”十二字教学要求,构建“学思融通”课堂教学新样态。教学方法上多种方法相结合,讲授时间不超过该堂课的二分之一;重点突出,难点突破,设疑导趣;富有节奏,善于组织教学高潮;面向全体,反馈及时,矫正迅速,时空合理;注重学法指导,情知交融,启迪思维;设计训练针对性强,课堂灵活生动。教态自然大方,语言规范,应变力强;合理使用教具、现代媒体;板书科学、新颖、美观;组织教学贯穿全程,教风民主,尊重学生。
  专业成长增“质”。我们提出做“有品质的教师”的新要求,做有品质的教师就要以教科研为基石。通过研究促进教师反思教育问题和教学预设,不重复同样的偏差和低级的劳作。诚然,课题研究需要相关理论积淀、专业素养和方法论指导,绝大多数中小学教师不具备规范化课题研究应具备的理论、素养和方法,但在实现有效教学的道路上,我们需要边实践、边反思、边成长。这种研究不一定规范,发现问题即可,问题即课题,因为提出问题往往比解决问题更重要。问题提出来,通过个体、集体直至专家的力量去解决,解决的过程就是研究的过程。经过不断鼓励与持续督导,我校教师人人有课题,即使是校级课题也给予鼓励,毕竟“做”起来了。
  为趁热打铁,在对教师的教学业绩考核评估中,增加教科研在整个工作过程和绩效考核中的权重。对参加立项课题研究且完成相应研究任务者得基本分;参加立项课题研究且有相关论文发表或获奖,包括取得其他成果形式者按县(市)、市、省级分别得相应考核分,取得公认科研成果者,另行褒奖。
   师德师风增“色”。处在新时代,面对新要求,需要我们不忘本色,立德树人。构建活动平台,倡导爱岗敬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无私奉献的教育情怀,争做“四有”好教师。举办师德论坛,传递爱与责任。爱是教育的根基,学生成长需要教师高度的责任感和真诚的爱。每学期举办一届师德主题论坛,迄今已办9届。我们提出“情洒每一天”的工作要求,即钟情对待事业、热情对待工作、真情对待学生。组织“爱生一例”评选,让教师撰写教书育人中感触深刻的育人故事,编印《爱生手册》,传递爱与责任。开辟微信公众号,讲述师生交往中的智慧心得。教师之间真诚团结,各级骨干教师发挥教学优势和课件制作本领,指导青年教师,甘愿传帮带;青年教师虚心求教,课堂教学个性飞扬,突飞猛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