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测评机制,提升教师线上培训实效

□闫 飞

理论
  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是新时代高素质教师的核心素养之一,提升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重要基础。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将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建设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线上线下培训活动蓬勃发展、跨步迈进。其中,网络培训凭借内容丰富、形式灵活、载体便捷等众多优势逐渐成为教师信息化能力培训的主要方式,在全面提升教师素养、推动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同时,我们清醒地看到线上培训过程欠缺硬性监督、互动不充分、激励机制不健全、培训结果真伪辨别难度大等缺点依然存在,为此笔者认为必须不断创新测评机制,突出问题导向和学情意识,强化过程监管和效果追踪,以信息化培训优势彰显信息化技术魅力,推动信息化教学改革走深走实。
  设置培训前测,
  激发求知欲,精准补短板

  学习效果由学习驱动力和专注力决定,影响学习驱动力和专注力的因素有很多,对于跨入确定行业的成年人来说,培训内容“很有意思”固然重要,但“迫切需要”与“我能学会”才是决定因素。毋庸置疑,我们现在的培训内容琳琅满目、极具价值,但在激发教师对培训价值的认同层面做得还不够充分,而增设培训前测就可以弥补这一不足。测试内容可分为两部分:兴趣问卷与基础能力测试。兴趣问卷要体现对教师主观发展需求的充分尊重。挖掘线上平台优势,告别过去机械式的一问一答,针对大部分教师不关注、不熟悉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的前沿成果的普遍情况,兴趣问卷中应穿插短视频、展现“神操作”,既可以激发教师学习兴趣,又可以帮助教师在眼界大开之后更好地确定研修项目。基础能力测试瞄准教师能力短板,全面精准地反映教师信息技术基础能力与研修所需技能方面的障碍。现阶段线上专题培训绝大多数没有考虑受培教师的能力基础,不少一线教师学习效果不好,学习过程饱尝挫败,作业与课例形成“买家秀与卖家秀”的强烈对比,基本都是因为被基础能力、相关能力绊住了脚。我们必须通过此项测试给教师进行水平界定与能力画像,一方面激发教师提升自我的紧迫感,另一方面帮助教师制订适配的提升方案。
   引入培训中测,
  杜绝空挂课时,保证真过程

  线上培训缺少有效的客观约束是不争的事实,教师一旦对培训内容失去浓厚兴趣或者迫于手头工作的千头万绪,学习过程中就会出现心猿意马的情况,甚至空挂课时都已经成为一种普遍存在的现象。笔者在调研多个学习平台后,了解到现在部分网站已经开始探索在视频播放过程中加入“视频学习+答题+继续观看”功能,线上学习者的参与感与注意力得到大幅提升。教师线上培训也可借鉴这种思维与机制,在学习过程中设置具有实质互动性的对话框、问题关、任务卡,采用答题正确、任务完成才能进入下一个研修环节的游戏模式,不仅可以极大地增强线上培训的趣味性,而且可以有效倒逼教师明确目标、认真听课、反复琢磨、归纳提升。
  评比融合,
  压紧压实学校个人双重责任

  考核层面,因为集体培训人员众多,线上作业精批细改几无可能,作业抄袭鉴别成本巨大,不少优秀作业虽为独立完成也常为“陈年佳酿”,并不能体现新阶段的培训效果。如何实现有效考核呢?笔者认为应该大胆实践“最好的考场是赛场”的理念,坚持让学习者在“真刀真枪大比武”中磨砺提升。县区教育部门要着力构建两个校际赛场:一是建立培训过程中的排行榜,借助数字平台开展学校教师均分动态评比,激发教师集体荣誉感,形成校际比超、校内互促的良好氛围;二是在培训结束后开展统一测试或者学员代表赛(参赛教师随机产生),使每个教师都有“真学本领,学真本领”的压力感。
  奖评贯通,
  推动供需两侧内生动力协同提升

  比出压力,奖出动力。目前很多培训都设置了评分功能,我们可以用活这个“沉睡”的良好机制拓展实效,比如设置“最受欢迎讲师”“点赞最多课程”等荣誉榜,激发培训讲师创新内容形式,不断做精课程,持续推动信息化教学内容与信息化手段的深度融合。属地教育部门可以大胆尝试建立分项的教育信息化能力等级认证体系,在保障培训过程和考核结果真实性的基础上,提升能力鉴定证书和优秀学员证书的含金量,在宣传平台上加大学习模范与优秀作品的推广力度,从而提升教师对网络培训的重视程度与认知水平,通过教师素养的提升推动线上培训品质的提升。
  最后,一定不能忽略“守少则固,力专则强”的规律。“知识超市”琳琅满目,很可能让人目不暇接、两手空空;“技能之树”远看花叶纷飞,其实枝干不固。开展教师培训活动一定要注重实际、集中发力,要始终遵循教育规律和教师成长规律,充分考虑现阶段教师有效学习的时空条件,务必将科学设置学习内容阶段总量作为有效培训的前提和基础。“一堂课补足一块短板,一周期形成一种信息化教学优势”,最有利于使教师获得发展自信,形成持续的发展动力,而且教师在深入研习某一种信息化技能的过程中,会深入运用信息化技术、深入理解信息化,会形成宝贵的信息化思维,在这些基础性素养形成之后,学习者在面对不断涌现的新技术、新载体自然会举一反三、及时吸收,也将会更有底气、更加主动地拥抱持续深化的教育技术革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