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当前版:04版
本期发布:
领略冬奥魅力 汲取成长力量
□胡卫峰


  2月20日晚,随着奥运之火缓缓熄灭,为期17天的2022北京冬奥会正式落下帷幕。北京冬奥会聚焦了全世界的目光,吸引了世界上最顶级的冰雪运动员参赛,寒假里不少孩子和家人在电视机前一起观看冬奥会的比赛,为奥运健儿加油助威,为五星红旗一次次升起感到光荣和自豪,“更高、更快、更强”的竞技体育彰显着运动的独特魅力,带给人们强烈的视觉冲击和震撼的情感体验。中小学生可以从这些奥运健儿身上感受到拼搏奋斗将梦想化为现实的成就感和获得感,感受到祖国日益强盛的自豪感和幸福感,不断内化为自身前进的动力,赢得属于自己的光明未来。
  中国特色,彰显文化自信
  “简约、安全、精彩”的北京冬奥会将中国传统文化元素与冰雪运动项目的激情与活力完美结合。呈现给运动员和观众的不仅有美轮美奂、精彩绝伦的文艺表演,还有篆刻和汉字的巧妙融合,长信宫灯、青铜礼器等传统元素巧妙植入火种灯、奥运奖牌、火种台的设计之中,吉祥物冰墩墩融入了极具中国元素的大熊猫造型。这都集中展现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和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深刻体现了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深厚的文化底蕴,诠释了中国精神和大国担当。开、闭幕式上的参演者不少为基层选拔的普通民众,其中多数是大中小学生,彰显了我国公民素养的不断提升,反映了全国人民团结一致办好奥运会的强大决心和意志,也增强了国家和民族的向心力、凝聚力。
  百年大党,百年征程,百年奥运逐梦。新时代的青少年必须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坚定不移地跟党走、听党话,争做新时代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参与者、见证者。广大教育工作者作为教书育人的主力军,对做好青少年传统文化传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理想信念思想教育工作义不容辞。教师要时刻引导,确保青少年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健康成长,一起奔赴更美好的未来。
  竞技魅力,激发爱国精神
  冬奥会是全球优秀运动员参加的职业类比赛,对抗、胜负是必不可少的元素,每一个项目都有独特魅力。摘金夺银,站上领奖台是每个运动员的毕生目标。运动员为国争光、高唱国歌的爱国主义精神;坚持到底,永不言弃的拼搏精神;“更高、更快、更强”的奥运精神;互相信任、众志成城的团队精神。这些崇高的运动精神深处是人们展现顽强意志品质,战胜自我,永不服输,实现人生价值的拼搏过程。如从夺得平昌冬奥“首金”到北京冬奥再站领奖台,武大靖等了足足1444天。完成超级大逆转夺冠的谷爱凌练了无数次的高难度动作,最终一跃成功。这些奥运冠军努力坚持,面对挫折依然坚持不懈,终于圆梦北京。他们拼尽全力,为国争光的强大信念感染、鼓舞、激发着每位中国人的爱国热情。奥运健儿在赛场上奋勇拼搏、超越极限的中国竞技体育精神与奥林匹克精神的内核高度一致。
  终身运动,培养兴趣爱好
  新时代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应该是健康向上、意志坚强、人格健全、热爱运动的阳光青少年。运动给青少年带来的不仅有身体素质的外显增强,还有心理素质的锤炼和意志品质的打磨。因此培养中小学生“人人都有一项健体专长”是每所学校和每个家庭都应重视的问题。运动带来的健康和欢乐为学生成长留下难以忘怀的美好回忆。运动迸发出来的能量给学生学习生活带来无尽的驱动力,它也是青少年释放天性、缓解成长压力的重要且有效的途径。在运动时,身体上的舒畅感和精神上的轻松感对培养青少年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优秀品格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当然,“胜败乃兵家常事”是职业比赛的常态,每个人的人生亦是如此,没有所谓的“金牌”人生,属于个人、适合自己的过程就是最好的人生经历。教师和家长要引导青少年在面对挫折和困难时能及时调整心态,用正确的方式处理问题和烦恼,这也是奥运会传递的重要内涵。让青少年从冬奥会的赛场上汲取奋斗的力量,融入自己的奋斗学习之路,勇攀高峰,积极进取,茁壮成长,努力收获属于自己的人生梦想。
  胸怀天下,具备国际视野
  北京冬奥会上金博洋、羽生结弦赛后同框,谷爱凌赛后安慰对手,中美选手在冰壶混合循环赛后互赠徽章……赛场上全力拼搏,赛场下互相鼓励。一幕幕暖心场景成为网上热议的话题,中国运动员展现的格局和胸襟,为奥林匹克格言提供了中国注解,向全世界表达了“一起向未来”的美好愿望。一个开放、多元、包容的“大国格局”充分诠释了中国人的体育精神和非凡气度。身处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教师要培养青少年肩负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荣使命,做促进对外开放、传播中华文化、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传播者、践行者、参与者。
  “精彩、非凡、卓越”的北京冬奥会是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的重要平台,中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的中央。以北京冬奥会为窗口,全面展示国家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综合实力,有力塑造和提升中国文明大国、负责任大国形象,提升了中国的国际吸引力、影响力和辐射力。全球瞩目的北京冬奥盛会展现了国家形象和中国深厚的文化底蕴。生逢盛世,何其有幸,每一位青少年都是见证者。教师和家长要教育和引导青少年弘扬中国文化,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