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做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强调:“要在全社会广泛开展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宣传教育。”“四史”是我们党和国家的宝贵精神财富,蕴含着丰富的育人资源。对广大青年学生开展好“四史”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内容和立德树人工作的有效途径。西北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充分发挥思政课主渠道作用,将“四史”学习教育有机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引导青年学生在学思践悟中坚定理想信念,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
/完善课程体系,将“四史”教育全面融入思政课/
学院深入挖掘和利用“四史”资源,以加强思政课课程体系建设为抓手,不断优化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学院把学习“四史”与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结合起来,开设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和《习近平强军思想》等系列课程,不断完善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核心内容的思政课课程群建设。学院开设了“四史”必修课、选修课,逐步构建设置科学、特色兼具的“四史”课程体系。
学院扎实推进“四史”教育与各门课程的有效衔接。组织各门课程教师深入开展“四史”教育专题集体备课,统筹各门课程对“四史”教育的内容进行整体规划,形成各门课程讲好“四史”的教学设计,并做好课程间的有机衔接。学院积极发挥学科优势,与学校各专业学院密切联动,通过跨学科的集体备课、教学研讨,深入挖掘蕴藏在各专业中的思政教育元素,将祖国科技进步史、国防发展史和科学家精神等作为鲜活的思政教育素材,将讲好“育国之栋梁、铸国之重器”的“三航精神”作为开展“四史”教育的特色内容,全面融入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教学中,充分发挥课程育人价值塑造功能,形成“四史”教育合力。
/改革教学方法,提升“四史”教育的有效性/
学院以开展“四史”学习教育为契机,扎实推进思政课改革创新,不断提高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推进“四史”教育更好地融入思政教育。
在课堂教学中,学院全面推进“案例式、探究式、体验式、互动式、专题式、分众式”教学模式改革,突出课堂教学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及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课前三分钟党史演讲、“四史”微课展播、“四史”舞台剧、“同上一堂思政课”等丰富多彩的教学形式,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翻转课堂学生研讨式学习等方式,提升学生课堂参与度,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
在实践教学中,一方面用好陕西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带领思政课学生赴照金革命纪念馆、渭华起义纪念馆等教育基地开展现场教学,发现其中蕴含的“四史”历史故事、典型人物、精神内涵,感悟红色基因和革命精神。另一方面覆盖全体思政课学生实施“改革开放口述史”等社会调查,思政课教师带领学生深入调查,形成高质量调研报告,帮助学生在学思践悟中加深认识。今年,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的伟大历史节点上,学院在全体学生中组织开展“知党史、跟党走”思政作品大赛,让学生主动学习、探究党史,讲好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苏区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等中华民族的精神谱系和百年党的故事,让学生既是党史的学习者,也成为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的传承者、传播者。
学院注重将现代信息技术与思政教育深度融合,提出通过大数据、5G技术、虚拟仿真等技术实现“精准化”思政教育的理念,建设了思政创新实验室,开发了一系列“四史”教育新技术平台。打造了“思创空间”基于移动终端的沉浸式思政学习平台,利用增强现实技术,让学生在校园中“搜寻”大国重器、开展“四史”知识竞答,以寓教于乐的方式“精准化”对接学生学习习惯,引导学生利用课余碎片化时间开展思政学习,深受学生欢迎,有效加强了“四史”学习,培养了学生的家国情怀。利用学院建设陕西省重点舆情信息研究中心的有利条件,开发基于舆情研判的思政教学系统,每天抓取网络舆情热点信息并开展研判,将舆情研究报告转化为教学素材,引导教师针对学生关注热点开展“精准化”思政教学,为学生答疑解惑,特别是讲好“四史”问题,旗帜鲜明地破解历史虚无主义和网络不良言论对学生的影响。创新开展“5G+思政课”,学院建设了5G智慧教室,通过5G技术将校外专家引入思政课堂开展现场教学。两年来,党史专家在陈望道纪念馆讲授陈望道先生翻译《共产党宣言》的故事、在延安凤凰山上讲授延安精神、总师校友在“大厂大所”“老三线”讲授国防建设和科技发展史……“5G+思政课”将校内外优质思政教育资源精准高效引入思政课堂,打破了思政教室的“墙”。思政课堂学生专注度观测系统、思政教育学生情感反馈系统,准确把握学生学习状态和入脑入心情况,指导学院和教师不断优化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提升“四史”教育的效果。
/做好教师培训,提高教师开展“四史”教育的能力水平/
学院加强思政课教师培训,提高教师开展思政教育的胜任力。以“四史”教育为重点,抓好思政课教师集体备课、理论学习,每年邀请20余位党史、国史专家开设示范课,组织教师赴中国延安干部学院等开展教学观摩,提升教学水平。学院加强教学研究,将校史校风等作为开展“四史”教育的特色元素,建设包含“西工大故事”“三航精神”“国防科技发展史”等特色教学案例素材库,对教师开展好“四史”教育提供有力支撑。学院每年组织全体思政课教师赴国防主机院所、重大科研项目研究单位、国家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单位、革命纪念馆等,开展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下党和国家事业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革为主的社会实践研学,开展改革开放史、中国革命精神谱系等的体验式学习,为思政课教学积累了丰富的案例素材。
学院积极开辟课外思政学习教育平台,组织思政课教师与学生在课余时间深入学习交流,促进教学相长。举办“思政研学沙龙”“同上一堂思政课”报告会,组织教学名师、专家学者在思政课后与同学们深入交流,将“四史”教育作为重要内容,成为思政课教学的有效延伸。打造“启真明智”读书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读书会,组织思政课教师带领学生读经典、学重要讲话,成为备受学生欢迎的课外思政学习平台,打通学生思政学习入脑入心的“最后一公里”。
(作者系西北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