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当前版:04版
本期发布:
阅享偶得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是师者之灵魂,是教育生命的底线。
  这本书其实是讲解优秀小学语文教师应该具备的七个方面的专业素养:热爱母语;热爱学生;终身学习;拥有面对文本的力量;多讲公开课;拥有朗读、语言和写作的素养;拥有教学的激情与思想。
  在每个方面,窦桂梅就结合她自身的教学实际进行了详尽的阐述。从书中知道她本是音乐专业出身,曾从事教务处“打杂”工作五年,才专门从事小学语文教学的一线教师。她来自农村,深爱教育这块沃土,在教育教学中永远追求激情与思想。因为她对教育的坚守,因为她对教育的热爱,因为她具有不断学习的“韧劲”,因为她具有大胆实践的“闯劲”,因为她具有不懈积累的“恒劲”,所以才会有她今天取得的丰硕成果,才会有她今天大胆提出的“超越教材、超越课堂,超越教师”的教学思想。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的我,必须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广泛阅读。不仅读教材,还要读课外的文学书籍,不断地丰富自己的文化知识,不断地从阅读中汲取营养,这样才能满足时代的需要和孩子的需求。要热爱母语,爱上朗读,在标准而富有感情的普通话朗读中享受母语带给我们的感动。课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多上公开课,在公开课中磨砺自己,提升自己。坚持写作,经常写教学随笔和心情随笔,以此来修炼自己的语言,提高自己的语言基本功。坚持写教后反思,养成写教后反思的习惯,让自己的专业素养在学习中提升,在反思中进步。
  ——李小华阅评《优秀小学语文教师一定要知道的7件事》
  初看书本目录,我们会误以为这是一本很难理解的教育专业著作,但是走进书本,其中很多的教育情景和真实教育案例分享却很好地贴近宝爸宝妈所遇到的日常养育难题,非常的接地气,也通俗易懂,对于孩子的家庭教育有很强的借鉴性。
  家庭教育可以更美好,我们应该重视言传身教。孩子具有模仿性,他们以家长为榜样,他们希望被理解;孩子渴望得到家长的认可,希望家长平等对待自己,不要实施双重标准;也不喜欢家长“说一套做一套”等。希望家长知道,孩子是在犯错改错的过程中成长的,当我们和孩子相互配合,积极参与到问题解决中来时,正面教育氛围在家里逐渐营造起来。
  家庭教育可以更美好,我们应该矫正一些错误的教育观念。时刻警惕我们大人内心潜在的意识:必须“赢了”孩子才可以,如果我们强行越过孩子的身心发展规律,最后我们没有“赢得”孩子,我们的教育就陷入了困局,家庭教育要大打折扣。只有让孩子学会自尊、有归属感和价值观,让他们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参与到自己的成长中来,培养孩子的独立性,提升孩子的社会生存能力,将来他们的人格才能更加健全。还有一点也很需要艺术:“做比说更重要”,把爱准确传达给孩子的心灵。这样,正面教育方法已经在家里得到很好的运用。
  家庭教育可以更美好,我们应该尊重孩子的个性。俗话说“龙生九子各有不同”,所以孩子不是螺丝钉,不是我们工作的对象,不能教育失败再从头来过。家长善于发现自己孩子的优缺点,及时观察孩子的行为,运用正确的方式鼓励孩子,多从正面鼓励孩子,学会积极暗示孩子让孩子相信真善美,多一点赞赏和鼓励,让孩子看得起自己,让他找到自己的成就感、存在感、幸福感,顺利找到正确帮助孩子成长的相处方法。
   ——胡章翠阅评《正面管教》
  在莫言的这段历程中,我看到了他一生充满不同的悲喜。尽管遇到这些大悲大喜,莫言都能用客观的笔触反映出来,时而还不忘幽默地将自己调侃一番。这种耿直不掩饰的精神在当今时代的文坛是难能可贵的。黑色的幽默,往往能一语点醒梦中人。
  莫言在同名散文《会唱歌的墙》中,记载这道由几十万只酒瓶子砌成的墙,坐落在高密东北乡与外面世界的分界处,“墙里是我们的家乡,墙外是别人的土地”。这道墙是由一个99岁高龄的老头砌成,一个孤零零却了不起的人物。90多岁的他独自一人默默地到处收集酒瓶子,别人搞不懂他要干什么,不承想他却用它们砌了一道将高密东北乡与外界隔开来的墙。“在北风呼啸的夜晚,我们躺在被窝里,听着来自东南方向变幻莫测、五彩缤纷、五味杂陈的声音,眼睛里往往饱含着泪水,心中常怀着对祖先的崇拜,对大自然的敬畏,对未来的憧憬,对神的感谢。”
  莫言还为2008年奥运会写了开幕式策划案,只可惜导演没有采纳。在《人的结构》中,莫言写道,他笔下开幕式的编排也挺文艺的,有很多诵读的歌,也把中国的文化都基本表现出来,如果有人真的来排出来,说不定大家也喜欢看呢,不过要真用来作奥运会开幕式,那就真的达不到那种视觉听觉全景上的震撼力了。字里行间流露了莫言的真性情。
  30多年的文字历程,记载着莫言的喜怒哀乐,见证了社会的变迁,这里还有更多的回忆……这本散文的淳厚,如同一杯陈年老酒,需要慢慢品,才能得其芳醇。
   ——高中梅阅评《会唱歌的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