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任小朋
2020年是不寻常的一年,在教育部和陕西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陕西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强化政治担当,以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引,统筹学校疫情防控和教育改革发展,真抓实干,高质量收官“十三五”,努力拼搏,新征程聚焦“十四五”。
一、发扬成绩,再接再厉:2020年工作成效显著
陕西教育系统深入推进学校党建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组织全省高校领导干部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广泛开展十九届五中全会宣讲,省委、省政府领导进校园给师生作报告。对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重要指示批示和回信情况进行督促检查,建立台账、落实落地。
深化新时代高校党建“双创”工作,组织第二批高校“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创建。推进中央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秘书局委托开展的中小学校党建工作管理体制机制研究工作,开展公办中小学校党组织领导下的校(园)长负责制试点。
推动思政课“大练兵”主题活动从高校向中小学、从思政课向专业课延伸。“大练兵”活动在教育部《教育要情》刊登。推进高校专职辅导员编制落实,畅通职称、职级“双线晋升”通道。
疫情防控工作平稳有序。科学研判、合理调整春秋季开学时间,切实落实疫情防控常态化下高校各项服务保障,确保各级各类学校安全稳定。线上教学工作成效显著。向师生免费推送网络教学资源,保障疫情期间教学工作平稳有序、线上线下同质等效。教育部将西安市网课推荐给武汉市师生使用,线上同步教学浏览量达4.19亿次。
基础教育改革稳中有进。“入园难”、“入园贵”问题有效缓解。普惠性幼儿园占比91.67%,公办园占比52.84%,完成国家下达任务。城镇小区配套幼儿园完成治理942所。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92.48%,每个乡镇至少有1所公办中心幼儿园。义务教育生态不断优化。深入贯彻落实中央26号文件,推进义务教育招生制度改革,西安市一年时间新建、改扩建学校195所,新增学位19.4万个,新招聘公办教师7833名,“择校热”明显缓解,群众满意度显著提高。义务教育大班额比例降到2.48%,提前完成国家下达任务。普通高中和特殊教育不断发展。《新时代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实施意见》已报请省政府审定。实行“同步招生”、明确“招生范围”、强调“一视同仁”、强化“计划管理”。标准化高中占比达到82%。
职业教育发展开创新局面。中职基础能力不断提升,完成高中阶段招生职普比4:6要求。开展办学条件和教学管理“双达标”活动。推进31所省级中职示范校建设。高职教育高质量发展,大力推动“双高”院校及专业群建设试办专升本本科专业。新增“3+2”专业点204个,中高职有效衔接。技能大赛、教师教学能力竞赛等核心指标位居全国前列。
高等教育内涵建设持续推进。“双一流”建设扎实推进。成立陕西高校教学指导委员会暨专业建设共同体。省属高校2019年新增本科专业40个,人工智能专业获批数量位居全国前列。在教育部首轮学位授权点评估中,140个博士点全部“合格”。我省在全国研究生教育会议上作交流发言。
本科教育质量不断提升。推动“双万计划”一流本科专业建设。37个项目全部通过教育部第一批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结题验收,位列全国第4;15个项目入选教育部新农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拟立项名单,位列全国第6。获批2534项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第六届“互联网+”大赛国赛获金奖10项。
高校产学研融合不断深化。2019年2所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获教育部认定。2019年高校19项成果获得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占全省获奖总数的67.86%。与教育部签订《联合推进高等教育军民融合发展合作框架协议》,成为全国第2个部省军民融合发展试点省份。“第四届陕西省高校科技成果展暨校企对接会”,参展成果4700余项,合作签约金额1.1亿元。
教育民生不断改善。高校招生就业任务扎实落实。2020年高校毕业生就业率达81.64%。对3125名湖北籍毕业生开展“一对一”就业跟踪指导服务,就业率达80.69%。2020年高考录取率83.82%。教师队伍建设不断加强。首次设立事业单位人才编制周转池。补充特岗教师5700余人。补充体音美教师3017人,占总缺额的94%。乡村教师生活补助覆盖70个县区4012所学校,补助教师9.18万人,月人均补助381元。核增教师奖励性绩效18.07亿元,惠及全省中小学幼儿园教师20.23万人。所有县(区、市)义务教育教师工资收入随当地公务员工资收入同步调整。
决战决胜教育脱贫攻坚。控辍保学和资助扎实推进。持续实现建档立卡贫困家庭义务教育阶段子女控辍保学动态清零。资助学生(含幼儿)173.67万人次,资助金额44.96亿元,学前到大学建档立卡家庭学生精准资助全覆盖。教育扶贫投入不断加大。11个深度贫困县中央、省级投入专项经费15.02亿元。落实义务教育薄弱环节改善与能力提升建设项目补助资金31.24亿元。组织高校开展各类帮扶1706项,认定示范基地和实体项目110个。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规划配建的153所学校已投用142所。3148所中小学校改厕项目全部完工,两年任务一年完成。
二、新起点,新征程:2021这样规划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和“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陕西教育系统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按照教育部和省委、省政府的部署要求,坚持新发展理念,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谋好局、开好篇,全力推动各级各类教育改革创新和高质量发展。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来陕考察重要讲话精神,推进公办中小学校党组织领导下的校(园)长负责制试点,推进思政课“大练兵”活动向各级各类学校深化延伸。对接对标对表中央和陕西重大战略决策部署,编制全省教育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指导省属高校制定完善“十四五”基本建设规划。
加快学前教育布局调整,优化办园结构,深入推进质量提升计划;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建立健全义务教育招生管理的长效机制,努力缩小区域、城乡、校际差距,持续巩固“大班额”“择校热”治理成效;健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强力推进中职强基工程、“双高计划”引领建设工程、产教融合工程,整省推进职业教育提质培优增值赋能;统筹做好第五轮高校学科评估准备工作,通过冲击国家“双万计划”、推进“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建设等项目,引导高校进一步提升专业建设质量,聚焦人才培养主业。
深入贯彻《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实施意见》,落实好义务教育教师工资待遇保障长效机制,细化乡村教师生活补助政策,加大公办中小学体音美教师配备力度,推动落实高校用人自主权。
深入贯彻《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落实改革责任,明确改革举措,加强专业化建设,推动构建政府、学校、社会等多元参与、以贡献和价值为导向的科研评价体系。
三、“十四五”开局,奋进正当时
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如何迈好第一步,走好新征程至关重要。陕西省教育系统将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改革教育评价方式,重点加强体育、美育、劳动教育,深化思政课改革,加强教材管理,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确保意识形态安全。
对接“一带一路”倡议、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振兴中西部高等教育等国家重大政策,从大局出发科学规划“十四五”教育改革发展。积极争取更多支持。指导编制中小学校幼儿园布局专项规划和省属高校基本建设规划。落实《陕西教育现代化2035》和《加快推进陕西教育现代化实施方案》,指导编制“十四五”高校设置规划,推动独立学院转设,持续深化高校共建工作,协调解决省属高校办学用地等资源不足问题。争取扩大陕西省高校招生计划,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持续优化生源结构。
推进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和学前教育普及普惠。深化基础教育改革,有效缓解“择校热”“入学难”问题,提高群众满意度。
推进职业教育提质培优,重点支持8所“双高”院校提升产教融合水平,扎实推进中职“双达标”和示范校建设,围绕区域产业大力开展技能培训。
加大高校“双一流”建设投入力度,重点支持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率先建成若干世界一流学科,推动1-2所具备潜力的国家“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进入国家“世界一流大学”建设行列,支持若干优势学科进入国家“世界一流学科”建设行列,坚持“以本为本”,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