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婧
在中小学校里,绝大多数班级的学生对班主任都比较尊重和喜爱。在广大学生的眼睛里,班主任的形象是高大的,有不少班主任就是“男神”或“女神”,其地位是其他科任教师所无法替代的。一般说来,班主任任教的学科,学生学习都不敢马虎,考试成绩也比较理想。科任教师任教同一学科,学生的学习态度、习惯与成绩等,往往不尽如人意。
很多时候,科任教师无法解决的棘手问题,如有学生不能认真完成家庭作业,或是在课堂上与同学“顶牛”,到了班主任那里,有些现象就不可能发生,或不费吹灰之力,就可以迎刃而解。为此,很多科任教师对班主任是既钦佩又羡慕,同时,又只能哀叹自己无能为力。
其实,科任教师完全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顺利走出“非班主任”尴尬的境地,因为在同一所学校,有些科任教师虽然并不担任班主任,但同样能够深受学生信赖和喜爱,同样能够赢得学生的尊敬和拥戴。究其成功的原因,主要是因为他们在学生的心目中,就是一位值得崇拜的班主任。
首先,科任教师要像班主任一样熟悉学生。
优秀、高明的班主任都能够了解、熟悉班上的全体学生,对他们的兴趣、爱好、特长、志向、学习基础、学习态度、学习习惯等,无不了如指掌,如数家珍。这是班主任做好班务工作的重要前提,也是班主任融入学生内心世界的必要路径。科任教师平时与学生接触的时间和机会可能会少一些,但是,应该尽最大的可能,像班主任一样多观察学生的表现,多倾听学生的心声,多思考学生的内心需求与强烈愿望,让每一个“完整的”学生都铭刻、“生活”在自己的心中。尤其是对一些特殊学生,更要特殊观察,做到全面观察、细致观察、跟踪观察、持续观察、深入观察等相结合,切实把握其成为特殊学生的根本原因。此外,还要与班主任以及其他科任教师多联系、多沟通、多交流。只有这样,才容易真正熟悉每一位学生。
其次,科任教师要像班主任一样亲近学生。
亲其师信其道。要让学生“信其道”,必须让学生“亲其师”。学生是具有向师性的,然而,不少科任教师往往只重视自己的任教学科,只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只盯着他们的考试成绩,忽视甚至无视学生其他方方面面的发展状况。这就意味着,科任教师硬生生地将自己与学生“隔离”开来,阻隔了很多与学生接触的时空与机会。久而久之,学生与科任教师之间的距离就会越来越远,间隙越来越大。科任教师深陷其中,却难以意识到学生疏远自己的原因所在。科任教师应该清醒地意识到,要让学生“亲其师”,还需要下足“诗外功夫”,如课间与学生聊聊天、做做游戏;班级开展活动的时候,将自己当成学生中的一员,等等。次数多了、时间长了,科任教师自然能够走进学生的心灵深处,与学生融洽相处、打成一片了。
再次,科任教师要像班主任一样服务学生。
“真正良好的教育一定是最具服务精神的教育。”(肖川语)对此,我深以为然。科任教师要取得教育教学的成功,需要像班主任一样,在“服务学生”方面狠下功夫、大做文章。一是要自觉增强服务意识。作为人民公仆,必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身为人民教师,自然应该“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二是要切实讲究服务艺术。服务要热情、全面、细致、到位,尽力满足学生的内心需求、迫切愿望,让学生如沐春风,如饮甘露,乐于接受。三是要善于分享服务成果。分享的对象要面广一些,可以是其他科任教师、班主任,也可以是学生家长;分享的形式应灵活一些,可以是聊天、参加沙龙或座谈会,也可以借助微信平台和公众号,还可以撰写文章参赛或发表。这对科任教师不断增强服务意识、快速提升服务艺术等,无疑是大有裨益的。
总之,科任教师不能将自己定位于“科任教师”,应该要像班主任一样,熟悉、亲近、服务每一位学生,走进学生的心灵,融入学生的世界,想他们所想,急他们所急,为他们所为,努力成为深受学生信赖、欢迎和爱戴的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