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陕西大学堂楹联钩沉

文化

   解维汉
  一个偶然的机会参观西北大学博物馆,在“校史”展板上发现三副清光绪年间“陕西大学堂”的楹联,还看到一幅古树掩映下的五开间歇山顶雄伟殿堂老照片。于是对这所学堂产生了浓厚兴趣。清朝末年兴办的陕西大学堂系西北大学前身,是陕西乃至我国西北地区高等教育的起源,也是晚清时期中国建立最早的几所现代大学之一。
   追溯办学缘起
  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9月,清廷新政在西安发布“兴学诏”,谕令:“各省所有书院,于省城均设大学堂”,并规定所有学堂“当以四书五经纲常大义为主,以历史史鉴及中外政治艺学为辅”。
  当年11月,陕西巡抚李绍棻在西安奏请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成立陕西大学堂以“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为宗旨,同时掌管全省中小学堂事务。或许因清廷其时已在回銮途中,无暇批阅。
  次年陕西再次奏请,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4月12日,光绪皇帝在陕西巡抚升允关于开办陕西大学堂的奏折上,亲笔批示“著即督饬,认真办理,务收兴学实效,单并发”。
  1902年3月陕西大学堂成立。校址定在西安六海坊原省城咸长考院和西安府崇化书院旧址(今东厅门西安高级中学一带),陕西巡抚升允拨库银两万两用于扩建。原考院和崇化书院相邻,二者合计号舍有三四十间。所聘定的总教习光禄寺少卿屠仁守于光绪二十八年(1902)2月初旬到堂执事,首批录取学生40名,5月20日开始上课。陕西大学堂是中国西部省份成立最早的地方性新式高等学府,一直开办了10年,培养了众多的新型学生。
  1912年,陕西大学堂与陕西法政学堂、陕西农业学堂、陕西实业学堂和三秦公学合并,首次命名为“西北大学”。
  由清末光绪皇帝御笔朱批设立的陕西大学堂即西北大学前身。陕西大学堂是中国西部创建最早的地方性、综合性的新式高等学府,奠定其后组成西北大学的基础,同时也是陕西地方教育由书院制度向学堂制度的转折,标志着以引入西学为标志的新的高等教育体制的形成。
   学堂悬挂的楹联
  晚清名士宋伯鲁创办的地方纸媒《秦中官报》,1904年第4期“艺文存略”专栏中收录了陕西大学堂的9副楹联,我在陕西省图书馆近代文献阅览室查阅了线装本中的这组楹联。
  天大地大,王者亦大,九州共识尊王义;
  古学今学,圣人之学,多士毋忘近圣居。
  ——大门联
  注:古学今学:古文经今文经,也指古代学问与当代学问。近圣居:化用《孔子家语·六本》:“与善人居,如入兰芷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则与之化矣。”意为辅佐贤明之士,靠近品德高尚能够教化自己的人居住。
  广厦搆众材,看榱题文梓青牛,多士莫忘新缔造;
  城中有四大,与岳麓梅花白鹿,同时全拓旧规模。
  ——二门联
  注:搆:同“构”。榱题:屋椽的端头。通常伸出屋檐,因通称出檐。文梓:有文理的梓树,喻良木美材。岳麓梅花白鹿:全国著名的三所书院。
  博古通今,适于世用;
  砥德砺行,报以国华。
  ——官厅联
  神仙官属,更休论手版常参,便书佐茶童,到此自成关学派;
  松桂高寒,不妨戴头巾气息,对井襴亭牓,置身仍在玉堂间。
  ——官厅联
  注:官属:主要官员的属吏。手版:官员上朝手持的朝笏。书佐茶童:书院仆役。井襴:襴,指古时上下衣连接的服装,此指井裙。亭牓:亭匾。玉堂:泛指宫殿。关学:北宋庆历之际张载创立的理学学派。关学是儒学重要学派,因其实际创始人张载是关中人,故称“关学”。
  日月经天,谁谓西行不到;
  诗书未烬,庶几东周可为。
  ——夫子庙堂联(陕西巡抚升允题
  注:旧时书院里都有孔子庙,从这副楹联看,陕西大学堂也承袭了这一传统。西行不到:指“孔子西行不到秦”。诗书未烬:据汉《纬书》说孔子将周朝国家图书馆收藏的3240部古籍“约”掉了3120部,仅剩120部。《郑板桥家书》说:“秦始皇烧书,孔子亦烧书。删书断自唐、虞,则唐、虞以前,孔子得而烧之矣。《诗》三千篇,存三百十一篇,则二千六百八十九篇,孔子亦得而烧之矣。”东周可为:毕竟诗书未烧完,这才有了春秋时期“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繁荣局面。
  道统垂五千年,由尧舜而来,继以孔孟,述以程朱,大学在明新,曲说异端严摈绝;
  声教讫九万里,唯天地与立,义则君臣,亲则父子,中庸赞化育,群伦庶物广甄陶。
  ——讲堂联(大学堂总教习屠仁守题写)
  注:曲说异端:指尊孔读经之外的异端邪说。摈绝:排斥弃绝。化育:教化培育。甄陶:原本为烧制瓦器。此处指培养造就。
  百家虽殊,言必衷圣;
  三代所共,学以明伦。
  ——讲堂联(赣抚藩宪,即江西巡抚夏某题写)
  吾道自有真,真理学不迂,真智巧不奸,真经济不杂,言咙而衷,诸圣可以药一切新旧党人,少年读时务书,先要认明忠孝字;
  士流贵知耻,耻志力未坚,耻纪纲未立,耻艺业未精,官失而守,在夷亟须还三代神灵故物,秀才任天下事,莫虚生长帝王州。
  ——讲堂联
  注:迂:迂腐。咙:杂乱。夷:外邦。三代:夏、商、周。
  立命安身在性理,今欲讲求俄铅英椠光化电汽诸学,为庠序通才,先须自信是孔氏干城,是本朝臣庶,即体操练将,奇器考工,互市鬻财,要贵脚跟站定。其前常置四书集注五子近思,时时勿违曾孟程朱,乃不投西夏酒垆,去耳户庭广大,并非琐注虫鱼,惟圣教覃敷,差免籍谈忘祖;
  经世行远以文章,士各分占内政外交天算舆地一门,备君相简擢,异日皆当为阙廷宣谕,为幕府掌笺,至场屋呈能,私家著录,绝域奉使,并宜叱属雅驯,所作悉如报馆野言胥徒故牒,比比弗识曹刘燕鄦,奈重贻江东帐下,笑何骨采骞腾,始见中原麟凤,倘吾谋获用,岂忧秦国无人。
  ——讲堂联(陕西按察使樊增祥题写)
  注:铅:粉笔;椠:古代书写的木板。庠序:指旧时地方办的乡学。干城:比喻保卫国土的将士。干:盾牌。城:城墙。鬻财,意思是做生意,赚钱。四书集注:是对封建社会最重要的儒家经典著作《大学》《中庸》《论语》《孟子》的解读。五子近思:指荀子、扬子、文中子、老子和庄子所写的书。曾孟程朱:指曾子、孟子、程颐、程颢、朱熹。虫鱼:指繁琐的考据订正。燕鄦:燕,战国七雄之一。在今北京、河北一带。鄦古同“许”,中国周代诸侯国名,在今河南省许昌县东。覃敷:广布。简擢:选拔任用。场屋:指盖在打谷场边的小屋子。绝域:极遥远路途险阻与外界隔绝的地方。胥徒:公人。故牒:官方文书。江东帐下:指三国时期江东翘楚陆逊、周瑜、吕蒙、鲁肃等人才。骨采:指文章的骨力和辞采。典出《文心雕龙·章表》。骞腾:犹飞腾。
   楹联传递的历史信息
  1.显现了当年学堂的建制规模。清晰可见大门、二门、官厅、夫子庙、讲堂等主要建筑身影。“城中有四大”,大约是说大学堂的校舍为城中四大建筑群之一,不亚于长沙岳麓书院、扬州梅花书院和庐山白鹿洞书院旧时的规模。从楹联字里行间可以窥见当年学堂校舍的浩大规模。
  2.虽为新式学堂,却仍有浓重的封建社会烙印。诸多楹联提出学习西方经世致用之术,但也强调“以中学为体”,严摈“异端邪说”,尊崇孔、孟、程、朱儒学,对讲求君臣父子纲常、中庸之道的办学宗旨和中心教学内容作了进一步阐发,表明这所新式学堂当时仍带有书院传统教育模式的浓重痕迹。
  3.阐发了明确的办学标准。这些楹联反映了三个方面的办学目标:一是强调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指出要学习“俄铅英椠光化电汽诸西学”,必须先“自信是孔氏干城是本朝臣庶”,必须先明“忠孝”,“耻纪纲未定”,即以中学为体和忠于清王朝,不可数典忘祖;二是主张学生要学贯中西,全面发展。“为庠序通才”,这种“通才”要博古通今,既明西学又精儒学,且对“体操练将奇器考工互市鬻财”、“内政外交天算舆地”,亦即兵事、技术、工程、经济、政治、外交、天文、数学、地理等均要通融,如此才能“立命安身”,“才任天下事”,也才能“砥德砺行报以国华”;三是强调为陕西地方培养人才,并教学生热爱陕西,承续关学,为地方建设贡献力量,这在“莫虚生长帝王州”、“岂忧秦国无人”、“到此自成关学派”等联语中已清晰表露。